日本浮世繪是日本的風俗畫,東坡下載為大家提供免費的日式浮世繪題材的ppt下載,風格非常的華麗,可以直接用來套用,多種圖片可以進行替換。
日本浮世繪介紹
浮世繪,也就是日本的風俗畫,版畫。它是日本江戶時代(1603~1867年間,也叫德川幕府時代)興起的一種獨特的民族藝術,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藝術。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、風景和演劇。浮世繪常被認為專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畫(日語稱為錦繪),但事實上也有手繪的作品。
“浮世繪”是一個繪畫藝術的專有名詞,有其特定的內涵外延。印象派大師如德加等也受到浮世繪的感染,模仿當時日本的出口商品的包裝的風格創(chuàng)作了不少繪畫。近現代西方人體繪畫藝術借鑒了日本“浮世繪”主題和技法,這是積極的方面,有著藝術審美的價值。
望文生義的理解“浮世繪”,想當然的以為就是關于塵世風俗的繪畫,類似于《清明上河圖》那種風俗畫。再擴大到文學領域運用這個專有名詞,泛化為關于塵世風俗的描寫,則偏離約定俗成的語義越來越遠,差不多等于是錯別字了。搞繪畫的人很難接受這樣的定義,日本人當詫異一個日本詞匯出口到中國以后居然發(fā)生了那么大的歧義。
浮世繪的制作過程可分為5個步驟
一、繪制原圖
由原畫師構思設計,然后以黑色描繪輪廓。古時此步驟完成后即需送交幕府審查內容。審查通過的話,幕府就會蓋上合格印記。
二、雕刻墨板
審查過的原圖交給雕版師后,雕版師會將原圖反過來貼在山櫻木制的木板上并浮雕出圖案,此板即稱為墨板。為應付將來反覆印刷、多次上色的制程需要,日本人發(fā)明了標示“見當(記號之意)”的方法。該方法的起源有2說:
1744年出版物批發(fā)商上村吉右衛(wèi)門所發(fā)明。
1765年一名叫做金六的刷版師所發(fā)明。
三、選定色彩
墨板交給刷版師后,刷版師會用薄美濃紙印出做為雕刻色板的底圖之用的校合折數張,張數則依原畫師計劃使用的顏色數目而決定。原畫師會在校合折上以紅筆指定心中所構思的色彩。
四、雕刻色板
校合折交給雕版師后,雕版師會以同樣的方法雕出所需的色板。
五、刷版
墨板和色板都到齊后,刷版師便開始一色一色反覆印刷上色。依畫面所用的顏色多寡,印刷次數也不同,一般約需刷10到20多次。色彩重疊的部份以由淡而濃、由小(面積)而大的原則處理。
- PC官方版
- 安卓官方手機版
- IOS官方手機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