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游英雄這邊請Q版戰(zhàn)爭為主的策略游戲,上百名武將任君選擇!招攬英才,創(chuàng)開國之基業(yè),全新的趣味游戲內(nèi)容等你來探索。
裝備分類:
1、裝備共有6欄,武器1把,防具4件,飾品1件。
2、裝備分為驚世/皇極和普通武器兩個類別。
3、防具有冠/盔、甲、護腕、靴。
4、飾品分為戒指/護符。
裝備的品質(zhì):
裝備分為紅色、橙色、紫色、藍色、綠色、五個顏色,品質(zhì)依次降低。品質(zhì)越高,則附加的屬性條也就越多。
裝備強化:
強化將花費一定的金錢,強化之后的裝備會根據(jù)強化的不同等級附加相應的額外屬性。
裝備精煉:
精煉則需要消耗銅幣+同品質(zhì)裝備,同時精煉到高等級還需要消耗精煉石。
裝備使用:
1、打開包裹,右鍵單擊即可裝備。打開角色信息界面,選擇其他裝備可替換下當前裝備。
2、精煉的裝備可以重生/退化并獲得裝備精煉材料,但不返回銅幣。
裝備搭配:
不同的武將對于裝備也有羈絆效果,比如部分武將適用于穿著銀龍?zhí)籽b裝備。
過了56級可以選擇一個群攻英雄,也可以通過招降看看有沒有紅色武將趙云:
1.如果有,可以一直培養(yǎng)這個英雄了,
2.如果沒有,等到80級之后可以合成再合成趙云,在擁有驚天神將之前可以一直使用的武將,
3.裝備方面可以嘗試制作紫金套裝和銀龍?zhí)籽b,具體選擇看羈絆,都是過度裝備;
4.正常每天任務刷完到80級大約5-6天,當然如果有 vip的話審計速度更快。
+1:張遼 1 張,覺醒石 20 個。
+2:郭嘉 1 張,張遼 1 張,覺醒石 40 個。
+3:郭嘉 2 張,張遼 2 張,覺醒石 80 個。
+4:郭嘉 3 張,張遼 3 張,覺醒石 160 個。
+5:郭嘉 3 張,張遼 3 張,覺醒石 320 個。
注意:
1.本體卡就是自身,比如說司馬懿,需要的本體卡就是司馬懿。
2.英雄覺醒需要的情緣將材料和國家有關(guān),吳國需要大喬,魏國需要郭嘉,蜀國需要關(guān)羽,群雄需要張角。
對于三國這段歷史,相信絕大多數(shù)感興趣的人和我一樣,開始是通過《三國演義》這部歷史小說了解的。但小說畢竟是小說,其中有多少符合歷史事實呢?我有幸聆聽過歷史學家對三國歷史的講解,發(fā)現(xiàn)這段歷史給人的感覺和那部膾炙人口的歷史小說很不一樣。
《三國志》的目錄印證了筆者的感覺,《三國演義》以劉備集團為正統(tǒng),擁劉反曹是其基本傾向;《三國志》幾乎與之完全相反,從目錄里就能看出來,《三國志》中只有魏國皇帝的傳記是皇帝的規(guī)格:武帝紀、文帝紀、明帝紀、三少帝紀,傳記叫紀,這是正統(tǒng)的標志。而蜀國皇帝和吳國皇帝的傳記與其他歷史人物的一樣只是傳,他們壓根兒不被承認是皇帝而只是人主:先主傳、后主傳、吳主傳、三嗣主傳。
沒當過皇帝的曹操被尊為武帝,單獨擁有一篇很長的傳記,戲劇中的經(jīng)典白臉竟然是史書中的正統(tǒng)皇帝!他究竟起到了怎樣巨大的積極作用呢?值得我們?nèi)ァ度龂尽坊蚱渌麣v史著作中尋找答案。曹操的兒子曹丕以及曹丕的兒子曹睿也都有獨立的、皇帝規(guī)格的傳記,但他們的作為是認知的盲點:《三國演義》中的描寫很少,值得我們閱讀史書了解一下——權(quán)當查缺補漏。
在正史中單獨有一篇傳記本身就很能說明問題。像《三國志》這樣的正史采用紀傳體,且涉及的人物非常多,所以大多數(shù)卷次采用了多人合傳的方式。在這種情況下,可以認為,合傳中人物越少其歷史地位越重要。而單獨一傳的人物往往起到了極其重要的歷史作用。這一點《三國志》的目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與《三國演義》互相印證,曹操、劉備、諸葛亮、孫權(quán)這些重要人物都有獨立的傳記。
但是,有一些我們不熟悉的歷史人物也享有這種待遇,比如前面提到曹丕和曹睿,還有蜀后主劉禪——就算熟悉也只是作為無能君主的代名詞:扶不起的劉阿斗,可他的傳不是附在劉備的傳里而是單獨一篇“后主傳”。歷史上的劉禪真的如《三國演義》給我們的印象那般昏庸無能嗎?為什么他能在史書中享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?讀讀《三國志》就有答案了。
除了諸葛亮以外,前面提到的單獨有一傳的人物至少是人主,作為臣子單獨有一篇傳記的極少。但《三國志》中享有這種待遇的并非只有諸葛亮一人,吳國的陸遜同樣有自己單獨的傳記,《陸遜傳》與《諸葛亮傳》可并稱為《三國志》中臣子傳記的雙璧。諸葛亮的歷史作用無需再多說了,各種文學作品中對此進行了著重甚至過分強調(diào),陸遜這個在《三國演義》中出場很少的人物,在歷史上到底做出了怎樣驚天動地的事業(yè),以至于能和諸葛亮相提并論呢?這同樣是在閱讀《三國志》正文以前我們就應該思考的問題。
從正史的目錄中就能發(fā)現(xiàn)那些被后世忽略但又極其重要的歷史人物,相反的情況也同樣出現(xiàn)了,一些被千古傳誦的英雄人物在歷史上的作用卻相當有限。
這其中最典型的當屬劉備集團中的五虎上將“關(guān)張馬趙黃”, 歷朝歷代關(guān)于他們的文學作品不計其數(shù),到今天仍然如此。這些人已經(jīng)深深地融入了我們的文化生活,成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,甚至成為神話。但史書上是怎樣記載他們的?每人單獨一篇很長的傳記嗎?不!《三國志》中他們五個人的事跡被合為一篇“關(guān)張馬黃趙傳”,和通常的順序“關(guān)張馬趙黃”還有些不一樣。
按照史書的記載,關(guān)羽、張飛、馬超、黃忠、趙云的歷史作用不但遠遠小于曹操、劉備、諸葛亮、孫權(quán)這樣的熱門歷史人物,而且與曹丕、曹睿、劉禪、陸遜這些冷門歷史人物相比仍然有相當大的差距。
為了系統(tǒng)地比較這種差距,筆者對《三國志》的傳記進行了統(tǒng)計研究——借助了百度百科有關(guān)詞條[2]。除去“魏書三十” “烏丸鮮卑東夷傳”是記載少數(shù)民族情況的以外,其他64卷都是人物傳記,共有322個人的正傳,算上附傳共載入人物427個:魏書29卷163篇正傳載入人物207個,蜀書15卷67篇正傳載入人物82個,吳書20卷92篇正傳載入138個。
全書整體平均每卷5.0篇正傳,載入人物6.7個:魏書平均每卷5.6篇正傳,載入人物7.1個;蜀書平均每卷4.5篇正傳,載入人物5.5個;吳書平均每卷4.6篇正傳,載入人物6.9個。三部分的傳記密度有一定差別,但差別不大。相比之下:魏書傳記密度較大,蜀書傳記密度較低,吳書傳記密度最接近平均水平。
蜀書中記載五虎上將事跡的“蜀書六”“關(guān)張馬黃趙傳”包括關(guān)羽、張飛、馬超、黃忠、趙云5個人的正傳和關(guān)羽兒子關(guān)興的附傳共6篇傳記,這一密度大體上與全書和蜀書的平均密度相當,略少于全書平均水平,略多于蜀書平均水平。看不出擁有赫赫威名的五虎上將占據(jù)特別的歷史地位,在三國時代眾多杰出人物中他們顯得很一般。
在三國這段歷史中,蜀漢的五虎上將是典型的盛名之下其實難副,與之相反,還有一些人物大有作為卻寂寂無名。前面提到的曹丕、曹睿、陸遜、劉禪這里就不再多講了,雖然他們沒有獲得與歷史地位相配的知名度,但喜歡讀《三國演義》的人應該對他們有一定了解:畢竟在正史中單獨有一傳的人物實在是太重要了,無論歷史小說怎樣畸輕畸重地取材也回避不了!
但仍然有一些相當重要的歷史人物由于種種原因被忽略得很徹底。下面列出幾個歷史人物,看看各位讀者是否有印象:楊阜、高堂隆、法正、蔣琬、潘濬、是儀。如果不是特別研究過歷史的話,我想大家會一頭霧水:中間兩個人還好,多虧了《三國演義》對蜀漢特別詳細的描寫,我還有點印象;前兩個后兩個我就完全不知道他們的名字——更別提了解他們的作為了。有哪位讀者熟悉這些名字,請在后面留言!
相比之下蜀漢的五虎上將可真是大名鼎鼎!不過名氣再大也不能讓他們的名字完整地出現(xiàn)在正史的目錄中,由于合傳中人物較多,題目“關(guān)張馬黃趙傳”中就只寫出了姓氏。而周瑜、魯肅、呂蒙這三人在《三國演義》中是次要人物,但這三位東吳政權(quán)的高級將領(lǐng)在正史中的待遇反而高一些,他們的合傳“吳書九”題目是“周瑜魯肅呂蒙傳”,至少名字寫完整了。
前面列舉的六位冷門歷史人物也享有這種待遇:楊阜和高堂隆是魏國的重要大臣,他們的傳記在“魏書二十五”“辛毗楊阜高堂隆傳”中,是三人合傳;法正和蔣琬的傳記分別在“蜀書七”“龐統(tǒng)法正傳”和“蜀書十四”“蔣琬費祎姜維傳”中,分別為兩人合傳與三人合傳;潘濬和是儀均為吳國的重要大臣,他們的傳記分別在“吳書十六”“潘濬陸凱傳”和“吳書十七”“是儀胡綜傳”中,都是兩人合傳。
如果說正史中單獨有一傳的人是最重要的一類歷史人物,那么名字完整出現(xiàn)在正史傳記題目中的就是次重要的那類——前面列舉的那些人就在其中,可是我們卻根本不了解他們。由于在《三國演義》中有出場,蜀國的次重要歷史人物還能走進我們的視野,但魏國和吳國的這類人物我們就根本沒聽說過了。
著迷于演義傳說而輕視歷史事實,這是我們看三國歷史的常見問題:沒辦法的是,《三國演義》這部小說影響實在太大了!三國時期的很多歷史事實大家并不了解,特別是東漢滅亡以后的情況,除了《三國演義》對一些主要人物活動的過分渲染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以外,整體上可以說是燈下黑。
沒有了解事實就談不上形成正確的歷史觀,如果僅僅根據(jù)《三國演義》來看歷史,大多數(shù)人會認為至少古代史就是一些謀士給各自主公出謀劃策的實施記錄:諸葛亮輔佐劉備,周瑜和魯肅輔佐孫權(quán),眾多幕僚輔佐曹操……
電視劇新版《三國》加上了司馬懿作為主要人物之一,所做的改動也就是增加了一些更加見不得人的陰謀,真還不如不改呢!想讓文藝界做出改變幾乎是不可能的,一年多以前開機的電視劇《三國志》在選材方面更糟:“《三國志》是2019年10月拍攝的一部古代題材電視劇”,“起于東漢末年內(nèi)憂外患之際”,“劇終于223年夷陵之戰(zhàn)失敗后”。 [3]
真正進入三國時期的內(nèi)容幾乎沒有,還叫“三國志”干什么?不如叫“三國演義(上)”或“三國:源起”之類的算了!這樣的文藝作品只能在《三國演義》的框架里打轉(zhuǎn),并不能讓大眾更加了解《三國志》的內(nèi)容和三國時期的歷史事實,更不能宣傳正確的歷史觀。
哪怕為了配得上“三國志”的名字,都應該多研究研究《三國志》原著,好好挑一挑曹丕、曹睿、陸遜、劉禪這樣的演員,重點展現(xiàn)三國局面正式形成后的歷史動態(tài),而不是重復《三國演義》里大家早已熟悉的故事。這是個大的改動,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,還要冒很大的風險,不過收獲應該更多。但在目前文藝活動向收益看齊的情況下,很難有人有魄力做這樣的工作。
不過還是有一些流行文藝作品在這方面進行了值得一提的探索,在這里我把《銅雀臺》這部周潤發(fā)和劉亦菲主演的電影推薦給大家,影片顛覆了曹操典型白臉的藝術(shù)形象,把他塑造成一個被各方誤解的紅臉英雄,經(jīng)過這種極端的改變以后人物反而更接近歷史真實了。
如果大家想真正了解前三國史和三國史——在這方面付出多少努力都是值得的,就要從紛繁復雜的材料中找到一條入門的路徑,我覺得不妨從了解前面提到的生僻而又重要的歷史人物開始,至少去閱讀一下他們在《三國志》中的傳記,看看目錄就知道該讀誰的了。
讀了這些人物的傳記,大家就能發(fā)現(xiàn)歷史與《三國演義》中展現(xiàn)的完全不一樣,紀傳體的記錄方式讀起來不連貫,但人物故事甚至比《三國演義》里的還精彩。正史總是過多地展現(xiàn)了帝王將相的活動,這一點即使是不落窠臼的“前四史”之一《三國志》也避免不了,再精彩的人物傳記也只能是入門材料。要想對那段歷史有唯物主義的認識還需要學習更多的東西。
即便《三國志》無可避免地帶有歷史局限性,細讀的話還是能發(fā)現(xiàn)勞動群眾在歷史進程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,這種作用是通過具體活動體現(xiàn)的,比如成群結(jié)隊地給前線部隊運糧……而不是后來流行的“民心”那種抽象的東西。甚至在對婦女作用的認識上,《三國志》都比《三國演義》進步得多,考慮到《三國演義》成書要晚一千年左右,這一點更難得。總之,《三國志》是個歷史寶庫,大家去讀讀就會有更多發(fā)現(xiàn)。
網(wǎng)友評論